很多農民可能遭遇過這樣的情況:

就是快要臨近征地拆遷的時候,就會有相關人員告知:“為了生態(tài)農業(yè)、高效農業(yè)或者是為了修建公共設施等等,需要租用農民土地進行建設……”,或者會突然知道某用地單位或個人直接與村委會簽訂了協(xié)議租賃土地;也有基層***直接租賃、轉租農村集體土地等等的現(xiàn)象。

在這樣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征收農民只能交出自己的土地,但結果卻是看到自己的耕地上建起了廠房蓋起了工廠或者是直接被劃入了征收拆遷范圍。

這下被征收農民才反應過來很可能是征收方用“以租代征”的方式對自己的耕地進行了“圈占”。

那么,什么是“以租代征”呢?它是指通過租用農民集體土地進行非農業(yè)建設,擅自擴大建設用地規(guī)模。

其實質是規(guī)避法定的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審批,在規(guī)劃計劃之外擴大建設用地規(guī)模,同時逃避了繳納有關稅費、履行耕地占補平衡法定義務。

“以租代征”所帶來的直接后果是首先是導致農民的的耕地或用地減少,間接損害農民的經濟利益收入。

而在征地拆遷中,拆遷方可以據(jù)此大幅度降低對農民朋友進行補償安置的成本。

這也是在征地拆遷中大量出現(xiàn)“以租代征”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

而“以租代征”對征收拆遷方來說卻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征收拆遷方只需要在一開始象征性的給農民一些“租金”支出,而換來的是免去了諸多繁雜的法定土地征收程序,強拆手段隨即推進;再加上能規(guī)避很多的稅費繳納,節(jié)約了征收拆遷成本。

還有個別村干部淪為非法占用耕地的“幫兇,伺機高價轉讓或牟取高額拆遷回報……

本來以租代征的制度是為了推動農業(yè)發(fā)展、規(guī)避征地亂象而成立,但在實踐中卻逐步演變成了違法、侵權的行為措施,直接損害著農民朋友的經濟利益。

如果被拆遷人遭遇上述行為現(xiàn)象時應當警惕是否是”以租代征”行為。

如果是的話可以向各級國土資源局管理部門進行反映,要求予以嚴肅查處。

《土地管理法》第43條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

第46條規(guī)定“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xù)……,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guī)定以外的建設項目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批準。

從上述規(guī)定可以看出:由農民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需要經過土地征收程序,土地征收有著嚴格的審批程序。

因此,以租代征是嚴重違背土地管理法的行為。

也因此,《關于堅決制止“以租代征”違法違規(guī)用地行為的緊急通知》、《關于當前進一步從嚴土地管理的緊急通知》和《關于嚴明法紀堅決制止土地違法的緊急通知》,要求依法嚴肅查處“以租代征”違法違規(guī)用地行為。

“以租代征”屬于非法占地行為,根據(jù)《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應該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拆除地上建筑物、恢復土地原貌,并處罰款。

對非法占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也有相應的責任承擔。

因此,各被征收拆遷人如果遇到“以租代征”的違法行為,要及時進行法律維權,以最終保障自己的補償利益。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互聯(lián)網公開數(shù)據(jù)整理或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內容侵權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