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奧美廣告公司北京分公司一名年僅24歲的員工在上班期間猝死,僅僅兩天后,又有一名就職于搜狐旗下一家游戲資訊網(wǎng)站的24歲員工在上班途中突發(fā)心臟病去世。這兩起年輕人猝死的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大家在感嘆當下年輕人工作、生活壓力大的同時,也對年輕人該如何為自己建立足夠的保障體系,好讓風險發(fā)生后自己及家人有一定經(jīng)濟賠償、補償表示關心。那么,究竟哪種保險產(chǎn)品可對猝死予以賠償呢?
猝死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一聽猝死,很多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意外,也隨之會聯(lián)想到用意外險規(guī)避猝死風險。不過這一想法與事實有不小出入。
世界衛(wèi)生組織定義猝死為急性癥狀發(fā)生后6個小時內死亡,又稱突然死亡,系臨床綜合癥。在法醫(yī)病理學中是指外觀健康而無明顯癥狀的,由于潛在的疾病或者機能障礙,在開始感覺不適后24小時內發(fā)生意外死亡。由此可見,猝死多因體內潛在的進行性疾病”在某種因素的作用下突然發(fā)生而造成外觀健康的人非暴力、非外傷性死亡。
而意外傷害保險所能保障的意外傷害是指外來的、突發(fā)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體受到傷害的客觀事實。這一定義顯然與猝死的界定不同。因此意外險是無法對猝死事故予以賠償?shù)摹?/p>
這一點在看了多家保險公司意外險條款后被落實。記者發(fā)現(xiàn),在不少意外保險條款中,會明確將猝死列入免賠責任,此外,包括中暑、疾病、藥物過敏等也都在免賠范圍內,因此,投保人只需仔細一些就會清楚了解到,若被保險人不幸猝死(除非可證明是因為意外事故猝死,而非因病猝死),家人是無法從意外險獲得賠償?shù)摹?/p>
壽險可對猝死事故賠償
與意外險的保障范疇不同,壽險保單對于身故的賠償范圍就寬泛許多。無論是因意外事故死亡的,還是因長期疾病身故或突發(fā)猝死的,都可以通過壽險得到賠付。一般被列入免賠責任的只有故意殺害、傷害、吸食毒品、酒駕或2年內自殺等特殊情況。
我們知道,壽險產(chǎn)品分為消費性和返還型型兩種。前者可稱為定期壽險,是指在保險期限內被保險人若死亡或全殘,保險公司按照約定的保險金額給付保險金;若被保險人健在,則保險合同終止,保險公司不再承擔保險責任,并且不退還保費。而后者則包括了兩全保險、終身壽險等,與定期壽險最大的不同是到期后,保險公司將以事先約定的方式、金額返還保費。這兩類產(chǎn)品在保障猝死風險時的能力是相同的,由于返還型產(chǎn)品在同等保額下的保費更高,因此投保人應根據(jù)自身經(jīng)濟條件來選擇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