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總會難免的遇到需要到法院打官司的事情,這個時候就需要聘請一個專業(yè)方面的律師,專業(yè)法律律師可以更加清晰的表達當事人的訴求,爭取利益的最大化,律師進行訴訟時會寫關于案件的文案,這個文案的說法不一,有的稱之為代理詞有的稱之為答辯狀,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代理詞與答辯狀的區(qū)別在哪里?

一、首先,兩者的定義不同

1、民事答辯狀是指被告和被上訴人針對***的事實和理由或上訴的請求和理由進行回答和辯解的文書,它是與民事***狀和民事上訴狀相對應的文書。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原告向靠前審人民法院***后,被告就民事***狀提出答辯狀;二是案件經靠前審人民法院審理終結后,一方當事人不服,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就上訴狀提出答辯狀。

2、代理詞是指在民事訴訟案件中,原告、被告所委托的代理人,在法庭審理的辯論階段,為維護其所代理的一方的合法權益,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在代理權限內發(fā)表或庭審后向法院遞交的綜合性的代理意見。從兩者的定義來看,不難看出,答辯狀與代理詞內容明顯不同。

二、其次,兩者的內容不同。

1、從民事答辯狀和代理詞定義來看,答辯狀內容是針對的是原告***狀或上訴人的上訴狀內容,被告或被上訴人提出的同意或反駁的意見。

2、而代理詞的內容,是針對一審或二審全案內容所闡述的觀點及對原告或上訴人觀點,提出反駁觀點的全面、綜合的意見,包括答辯狀內容。

三、再次,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包容與被包容的關系

1、代理詞內容包括了答辯狀的內容。

2、而答辯狀的內容并不是代理詞的全部內容,僅是代理詞中的一部分內容。

四、總結

通過上述內容的闡述,律師在代理被告或被上訴人的民事訴訟中,在撰寫答辯狀和代理詞時,應當注意撰寫答辯狀和代理詞兩者內容的區(qū)別。不能用答辯狀的內容來代替代理詞的內容

綜上所述,大家應該可以清晰的看出,代理詞與答辯狀的區(qū)別,代理詞和答辯狀的內容以及定義皆有不同,答辯狀多出現(xiàn)在向法院提出訴訟階段,代理詞一般都出現(xiàn)在法院審理的答辯階段,因此在進行法律訴訟,律師在幫代理人進行法律辯護時,一定要分清代理詞和答辯狀的區(qū)別,以免出現(xiàn)錯誤,影響代理人的合法權益。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數(shù)據(jù)整理或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內容侵權與違規(guī),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聯(lián)系郵箱:303555158#@QQ.COM(把#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