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采砂入罪的判罰標準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非法采礦罪,破壞性采礦罪,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guī)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擅自進入國家規(guī)劃礦區(qū)、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qū)和他人礦區(qū)范圍采礦,或者擅自開采國家規(guī)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處罰金。

同時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二、非法采砂的危害

一是破壞堤岸,嚴重威脅堤防等水利防洪設施安全。河砂是緩沖河道水流、涵養(yǎng)水源、保護堤防與河岸的重要屏障,非法采砂帶來的河砂資源無序開采,加劇了河水尤其是洪水對河岸的沖刷,導致河堤被掏空,一旦洪水來臨,脆弱的防洪工程就有被沖決的危險,嚴重危及兩岸人民群眾的安全。

二是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泰州市檢察院反貪局偵查一處處長桂春濤告訴記者,一方面,非法采砂船以柴油為動力,造成水體石油類污染急劇增加;另一方面,采砂人員排放的生活廢棄物、垃圾,也嚴重污染水體。

采砂作業(yè)還造成周邊水體渾濁、透明度降低、硫酸鹽濃度和PH值升高,對魚、蝦、蟹等水生動物造成不可估量影響。此外,一些河流和湖泊還是周邊城市的主要飲用水取水口,非法采砂導致的水污染直接威脅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

三是破壞航道危及航行安全,引發(fā)水上事故。非法采砂沒有經過專家論證和可行性研究,這種亂采濫伐改變了河道原有水文環(huán)境,破壞航道和通航建筑物,使水流流態(tài)紊亂。此外,一些采砂船在主航道上晝伏夜出,躲避打擊,也給夜航的船只帶來危險。

對于非法采砂的行為,最主要的傷害還是屬于造成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情況,相關法律上也明確規(guī)定了處罰的標準,犯罪分子存在相關犯罪事實的,是需要按照法律規(guī)定來追究相關刑事責任的,具體情況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公開數據整理或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內容侵權與違規(guī),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我們將在三個工作日內處理。聯系郵箱:303555158#@QQ.COM(把#換成@)